《时空》杂志|走进建三江
发布时间:2019/1/21 来源:《时空》杂志 NO.14 阅读:10215
分享到:


文 | 唐天石 · 文章字数 | 3417字
刊登 | 《时空》杂志 NO.14

  70年沧海桑田,从一片没有地名的亘古荒原,到如今的中国绿色米都;从纯靠人挑马拉的原始农业,到用机械化、信息化铸就的中国粮食银行,建三江的历史足迹,与中国农业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

01、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据说,“建三江”之所以叫“建三江”,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北大荒人建设开发三江平原(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的历史。或许因为习主席的这次到访,会让很多中国人记住“建三江”这个名字。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建三江”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那段开发北大荒的壮丽诗篇。

  1947年春,随着中国解放战争的激烈进行,恢复国民经济和保证粮食供应成为了当时中央领导人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当年中共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了要在远离解放战场的祖国东北试办公营农场,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试验,这项提议得到了当时中央政府的支持。随后在1947年至1949年间,东北地区创建我国第一批公有制机械化农场,同时也拉开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

  1955年8月14日,王震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呈《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主席圈阅,彭德怀在报告上批复。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解放军各军兵种机关、部队、院校的复员军人8.15万人,迅即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连同随行家属、非军籍职员以及自愿参加的大批支边青年、大学生和革命干部,总共有超过10万人投入到了这场开荒大生产运动中。他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在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上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特殊战役,也使得北大荒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位于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的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

  在此之后,北大荒历经了公有制实验农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最终发展成为了今日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与黑龙江北大荒集团。而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也变成了如今的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

  有资料统计,自开发建设以来建三江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1927亿斤,商品率超过95%,具备了140亿斤以上的产能。建三江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0万亩(水稻1000万亩,玉米100万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全面发展的大型国有农场群,也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战略基地、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和全国闻名的“绿色米都”。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那么究竟中国的粮食和饭碗在哪?2017年,包含建三江在内的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2.2亿亩,粮食产量1203.7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黑龙江省的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粮食调出量更是达到了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整体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6.8%,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再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2017年建三江管理局产出的粮食总量为644万吨,按照其公布的耕地类型占比计算,建三江当年一共生产大约585万吨水稻。再看黑龙江紧邻吉林,2017年吉林省全省的粮食产量为3720万吨,而其中水稻产量为667.7万吨。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如果仅仅只看水稻产量的话,建三江一个管理局的水稻产量竟然与吉林省基本持平。而事实上,吉林省的面积是建三江的15倍,人口更是建三江的123倍。究竟什么才是“中国饭碗”?谁在生产老百姓餐桌上的“中国粮食”?结果不言而喻。

02、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祥地

  或许许多人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机械化是美国。但也有专家表示,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机械化垦区是建三江。目前,建三江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8%,超过了美国农业的平均水平

  作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祥地,建三江的机械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从使用日本“开拓团”遗留下的破旧拖拉机和农具,到购置苏联进口的纳尔齐牌拖拉机,再到中国制造的东方红拖拉机,建三江逐步建立起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农业机械化生产队伍,也为中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如今,在这片土地上运行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类农机装备,包括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以及用于农业生产的植保飞机和无人机。据媒体报道,黑龙江农垦已拥有的飞机数量超过100架,超过了世界许多国家空军所拥有的飞机数量

  位于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的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就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佳写照。在这个专门为了销售和展示农机的广阔园区内,停放着几乎世界上所有知名农机品牌的产品。9.4万平方米的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不但承载了农场的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科技培训等多种功能,还不断推动着垦区更新先进农机装备,并始终追踪世界最先进的农机技术。


搭载由合众思壮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慧农”的雷沃阿波斯拖拉机,停放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的广场上

  为了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农机中心经常会组织农户开展各类的农机培训活动。同时,在农机中心的帮助和扶持下,农场内还涌现出了大量由农户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机合作社。他们将自己的农机集中管理与使用,帮助众多农户和家庭农场解决农忙缺劳力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显著减少了机械的重复购置

  如今,农机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新热点,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继续发挥出引领作用,带头开展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和应用。由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慧农”,也正在建三江七星农场中进行实地的试验。未来,自动驾驶农机极有可能将在七星农场及建三江地区大规模投入使用。

03、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相较于充满科技感的机械化农业,建三江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则更加体现出了现代农业利农惠农的特色。在七星农场的服务中心里,每天都会有许多农户前来办理土地承包、缴纳社保、购买农资等业务。七星农场里总共有超过4000个家庭农场,而每个家庭农场在不同的时期都必须要到服务中心来办理相关的业务,服务中心也是原本整个农场中最热闹的办事处之一。

  但如今的服务中心发生了一些改变,农户走进服务中心从录指纹、面部识别,到登记信息,最终签字画押,平均每个农户办理业务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在七星农场的服务中心里,已经实现了跟银行类型的信息化服务,先进的信息采集设备,自动化的查询和咨询终端,统一完整的农户数据库,让现在的农业业务办理和收费过程变得规范与明晰。工作人员从日常的核算工作解放出来,农民也从锱铢必较的纠结中解脱。


实现信息化办公的七星农场服务中心

  根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新一代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土地承包缴费管理系统已经在这里使用过一段时间了,信息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农民来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不用再排队等候了,快速便捷的办理流程让原本热闹的大厅一下子变得冷清了。另外,农忙时因为算错账、丢单据所造成的小事故避免了,全部实现无纸化办公把大量人的工作交给了机器,办公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如今的信息化建设让整个农场的运营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透明化,农民更加清晰的知晓每笔资金的去向,对农场工作的信任感也逐步增强。农民在家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当下农业资料的价格和种类,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购买。农场管理者可以通过云服务实时查询到各个下属部门的工作情况,直接获得一手数据信息,简化了管理和工作流程。手机成为了新农具,数据也变成了农场新的管理手段。可以说,服务中心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场和农民都真真正正的享受到了现代农业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04、探索中国农业的未来

  回顾建三江的70年发展,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建三江见证了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从无到有的巨大改变,同样见证了中国农业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

  如今的建三江,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代表,离不开三江平原肥沃的黑土地,离不开北大荒特有的农垦体制,也离不开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建三江的特殊性,让它在中国农业的版图上熠熠生辉,也在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中国从农业大国通往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建三江还要承载更大的使命。从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再到未来的智能化,建三江正在尝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振兴道路,成为中国的现代农业航母,带动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农业的诞生